close
指導老師:楊裕富 博士
學生:謝孟恆 B10333205
 
(一) 傳統工藝作品:剪黏
  剪黏是一種用於台灣傳統建築上的裝飾工藝,為瓷片拼貼而成的一種藝術,色彩鮮豔且大小不一的瓷片所拼貼而成的貼雕,而內容常與人物、動物、花卉、山水等事物有關,題材常與吉祥如意、花鳥蟲魚、福祿壽喜等等的故事作連結。
 
•  位序主從:由畫面中的前後關係可看出鳳凰在畫面中央,且較為前景,而四周的花卉則是作為陪襯的裝飾,因此鳳凰為畫面的主角,而花卉則是從的角色安排。
 
•  陰陽調和:這幅剪黏作品以花卉與樹葉來構圖,花為陽,葉為陰,只畫面整體調和融洽,生動迷人。
 
•  氣韻生動:以鯉魚躍出水面為題材,逼真的水花四濺,與鯉魚的擺尾姿態,使作品活靈活現,引人注目。
 
 
•  布局成勢:此作品為海龍的表現,下方為浪花滔滔的感覺,而作品左側為海龍,右側則是海龍噴出之火焰,使整體左右平衡,畫面均勻融洽。
 
•  文化符碼:此作品以兩隻成雙成對的山雀作為主題,比喻情侶相處融洽,圓融美滿,也呼應作品左上方所提的字「花好月圓」。
 
(二) 傳統繪畫作品:黃公望〈富春山居圖〉
 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遊居富春江一帶時,所描繪出他所見所聞的山川風物。畫中沿著江岸,山巒起伏迭宕,林木蒼莽鬱密,景象或幽遠深邃,或清朗開闊。
 
•  位序主從:富春山居圖為一幅長卷的水墨畫,雖然畫面只有黑白呈現,但而黃公望僅用墨色之濃淡就創造出富春江的山水之遠近,因此,全卷以濃墨所呈現之山巒為主,並以江水來襯托,而淡墨之村舍、茅亭、漁舟則為從的角色。
 
•  陰陽調和:黃公望在晚年的時候隱居山林,安貧樂道,心畫合一,澄淨於心、畫與大自然之中。
 
•  氣韻生動:圖中山層之表現的勾勒,用筆轉折頓挫,將富春江一景表現得栩栩如生,彷彿身處在實境之中,感受江水的開闊平靜。
 
•  布局成勢:富春山居圖的山與水的佈局舒密適宜,將崇山峻嶺與江水茫茫的景象呈現的生機盎然、層次分明。而大片的天空留白也是它的一大特色之一。
 
•  文化符碼:整幅山水畫以簡單的墨筆勾勒出山水之間的意境,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,表現出一種古代文人雅士隱居山林後,幽靜平靜的心裡。
 
(三) 傳統建築作品:中山區行天宮
  行天宮有三個宮,分別位於北投、三峽以及中山區,而中山區行天宮是三宮之中最晚成立的,在西元1967年建立,主要供俸關雲長、呂洞賓、張單、王善以及岳飛。在台北這麼多廟,行天宮的香火是最鼎盛的也稱為恩主公廟,「恩主」意思為救世主,奉祀關聖帝君,關聖帝君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將,因為他堅守信義,所以被尊為武聖,且由於他很會理財,所以又被尊奉為商業保護神。
 
•  位序主從:行天宮三宮主體建築正面,包括前殿及左、右山門,係由十二根柱子所構成的大廟格局,又稱為「十一開間」。景觀壯麗宏偉,唯有文廟、武廟及皇宮,才享有如此榮耀的門面。前殿五開間的屋脊分為三段,將中央部分抬高,左、右則較低,呈現主從之關係明確。而左右較低處則稱為「三川脊」,所以又名「三川殿」。 
 
•   陰陽調和:行天宮主體建築的外牆,都貼上了具有傳統色彩象徵意義的紅鋼磚,足以突顯關聖帝君「赤面如赤心」崇高的神格。
 
•  氣韻生動:屋宇軒敞,格局清朗大方,比例勻稱而優美;特別是屋脊的曲線,弧度適中,在天際中昂揚,透露著空靈的俊秀之氣,彰顯出神聖的氛圍。 
 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ht.org.tw
•  布局成勢:主體建築大致相同,呈口字形,為兩進雙護龍式,內埕都設有拜亭:
      第一進:前殿;左、右山門為主要通道,連接外埕、護龍與正殿。
      護 龍:左、右護龍為聯絡前殿與正殿的縱向空間,設有宣講堂及事務所。
      第二進:正殿;及左、右過水廊。
 
 

 

  文化符碼:門框前的鎮門獸,是象徵祥瑞的仁獸麒麟,有別於一般寺廟常見的石獅子。另外前殿垂脊端則飾以簡化成折線,連鎖不斷的「拐子龍」,象徵幸福綿長的吉祥涵義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設計美學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謝孟恆 的頭像
    謝孟恆

    設計美學

    謝孟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